(2024年3月12日)
一、全民義務植樹深入推進
全國人大領導、全國政協領導、中央軍委首長分別集體參加義務植樹活動。第22次共和國部長義務植樹活動在京舉行,140名部級領導同志通過植樹、撫育兩類盡責形式履“植”盡責。持續推進“互聯網+全民義務植樹”,全年上線發布各類盡責活動2.4萬多個,網絡平臺訪問量近4.4億次,建成“互聯網+全民義務植樹”基地1500多個,初步實現盡責形式多樣化和公眾參與便捷化。中央和國家機關干部職工帶頭盡責,累計8.3萬人次參與。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印發通知,組織部隊官兵參加駐地造林綠化。
二、三北工程攻堅戰全面啟動
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“三北”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意見》。國務院成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“三北”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工作協調機制并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,印發“1+N+X”工作方案。修編三北工程總體規劃,印發《三北工程六期規劃》,規劃布局68個重點項目。在遼寧彰武、內蒙古巴彥淖爾、甘肅民勤召開現場推進會,全面啟動實施三大標志性戰役。成立三北工程研究院,啟動實施科技支撐7大行動。中央財辦、國家發展改革委、財政部、水利部等部門協同用力,推動解決用錢、用水等要素保障問題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務院國資委等研究推動中央企業參與三北工程建設。12省(區)人民政府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簽訂《“十四五”防沙治沙責任書》。截至2023年底,三大標志性戰役區開工項目22個,完成造林種草122.3萬公頃,三北工程攻堅戰實現良好開局。河北、內蒙古、遼寧、陜西、甘肅、青海、寧夏、新疆8個省份戰果突出。
三、國土綠化行動扎實開展
國務院調整設立全國綠化委員會并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,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土綠化工作。組織實施96個“雙重”工程項目、25個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。在遼寧、山東、河南、重慶、四川、寧夏6省區市開展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。持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、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建設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6.3萬平方公里,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505條。有效保護1.72億公頃天然林資源,完成森林撫育任務105.9萬公頃。完成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任務18.1萬公頃,啟動林業碳匯試點。建設國家儲備林56.4萬公頃,部署開展退耕還林還草提質增效。安排草種繁育基地建設任務2萬公頃,完成首批11省區草原健康和退化評估工作。批復19個省級防沙治沙規劃,續建5個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,沙化土地封禁保護面積達180.5萬公頃。印發《林草種業振興三年行動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,新增省級鄉土樹種采種基地56處,建設保障性苗圃671處,主要造林樹種良種使用率達到65%。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,明確造林綠化空間,妥善處理耕地保護和生態建設的關系。全年完成造林399.8萬公頃,其中人工造林133.4萬公頃,飛播造林6.6萬公頃,封山育林107.3萬公頃,退化林修復152.5萬公頃。完成種草改良437.9萬公頃,其中人工種草105.4萬公頃,草原改良332.5萬公頃。
廣東省全面實施綠美廣東“六大行動”,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。浙江省發布生態廊道保護和建設規劃,高質量推進千萬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。福建省出臺省級國土綠化規劃,為科學推進國土綠化提供時間表、路線圖。山東省著力推進黃河沿線綠點、綠帶、綠網建設,構建“一廊三段、多線多點”的沿黃綠色長廊格局。四川省啟動“天府森林四庫”建設,加快推動生態價值轉化。云南省統籌推進城鄉、道路、河湖等重點領域綠化,綠色總量、綠美質量穩步提升。
四、城鄉綠化美化協調推進
全國工會系統組織建設“工會林”“勞模林”1500余個,種植樹木近1500萬株。共青團系統深化實施“保護母親河”行動,創新開展“綠植領養”活動,動員近250萬團員青年參與,相關宣傳產品、網絡話題覆蓋數億人次。全國婦聯系統組織種植“巾幗林”,累計建設“美麗庭院”1200萬余戶。中國石油舉辦“我為碳中和種棵樹——紅色南梁林”主題活動,全面啟動“萬口井場植樹造林行動”,完成義務植樹390.5萬株。中國石化開展“綠色心愿”“創造綠色家園”等植樹活動,建設“塞罕壩生態示范林”,全年累計植樹盡責201.9萬株。全國冶金系統開展企業綠化、礦山復墾行動,新建綠地397公頃。中國郵政持續開展“手植一棵樹 綠化一片天”義務植樹活動,實現線上、線下植樹28.8萬余株。
五、管理質量水平不斷提升
六、生態美百姓富協同發展
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》。召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電視電話會議。支持福建、江西、重慶3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和7個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先行先試,并以國有林場服務集體林改為重點,布局600個試點國有林場。印發清理規范林權確權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的指導意見。林草產業健康發展,全年全國林草產業總產值達9.28萬億元,同比增長2.3%。全國生態旅游游客量達25.31億人次。實現以經濟林為主的森林食物產量2.26億噸,其中,油茶、核桃、油橄欖等木本油料950.1萬噸。加快落實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,全國完成新增種植、低產林改造68.2萬公頃,全年茶油產量達到80萬噸。江西省出臺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。發布加快“以竹代塑”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全球行動計劃,成立以竹代塑創新研究院。
七、支撐保障體系更加健全
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,是實現“十四五”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。國土綠化工作將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,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,聚焦重點、鞏固成果、持續用力,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、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新貢獻。
(備注:公報中涉及的全國性統計數據,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、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。)
編輯:王爽宇